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TOP

加快黄金水道建设 推动安徽奋力崛起
2007-09-03 14:54:29    浏览模式:【 】字号 【繁体

 

加快黄金水道建设 推动安徽奋力崛起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皖江经济带的开发。先后作出了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若干问题的意见》,编制了《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沿江经济发展问题。随着新一轮的皖江大发展和东向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已引起全省和沿江各市的高度重视,航道治理和港口建设等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沿江各市制定了“以江兴市”、“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安庆市实施“以港兴城”战略,把该市建成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工贸港口、交通枢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好长江牌,争创新优势”的战略思想,依托长江岸线打造沿江六大产业带和四大基地。铜陵把该市定位为工贸港口城市,实施跨江发展战略,通过推进工业集聚、打造产业体系、加快水运发展,以打造可停靠万吨级海轮为目标的沿江工业名城。芜湖市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以优良的深水港岸线为基础,以便捷水陆交通为连接,以芜湖支柱产业为对象,着力打造长江流域最大的煤炭物流中心、建材物流中心,积极培育和发展集装箱、汽车滚装运输,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业,努力把芜湖建成长江流域宁汉之间的航运中心城市。马鞍山市发挥临江和区位优势,主攻能形成产业集群的大项目,加强与南京(江宁区)、巢湖(和县)协作,联动开发岸线资源,使之成为与长三角互动发展的特色产业城市、带动皖江经济提速的龙头,促进全省崛起的先锋。在确立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各市相继制定了港口发展总体规划、岸线资源开发规划、物流园区总体规划等,并按照规划进行港口建设和岸线整治等工作。


  二、沿江各市高度重视皖江的开发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铜陵市委、市政府加大投入,先后建成13公里的滨江大道、铜港路和集装箱码头的入口道路,解决港区吞吐货物的瓶颈问题。安庆市加大集装箱码头的货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物流园的前期各项工作。各市还加大对岸线的清理和整治工作,铜陵市建立了港口岸线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对岸线管理问题及时进行审议,对港口设施建设、疏港交流体系进行协调。该市还对主港区段的47座黄沙码头进行搬迁,清理出优质岸线2000多米。池州市对岸线进行评价,提出岸线评价四条指标,使岸线管理有了依据。


  三、沿江各市高度重视长江河道的管理和维护。


  1、1998年大水后,我省九大江堤加固项目总投资63.8亿元,加固堤防长度955公里,修建防汛道路894公里,土方量相当于历朝历代修筑堤身土方的20倍。长江防洪工程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沿江各市高度重视长江河道的管理和维护,充分利用河道资源,发挥综合功能。河道管理和项目建设不断规范,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取得新成效,长江防浪林建设呈现新景象。


  2、我省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已完成了一批重点项目,“十一五”规划的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
  安庆市已完成40万吨液态烃码头,五里庙二期集装箱码头,枞阳海螺一、二期码头。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有马里庙三期工程、马窝深水港区一期工程,长风铁水联运散货码头,预计该市在“十一五”期间吞吐能力可达3500万吨。
  池州市已完成池州泥州港区一期工程、池州旅游码头工程,海螺专用码头一、二期工程。重点建设江口港区二期工程、牛头山散货码头,海螺三期工程。同时改善港口集疏运条件,提高矿石建筑材料运输能力,“十一五”期间,该市港口吞吐能力可达3000万吨。
  铜陵市已完成外贸码头一期工程、铜精砂专用码头工程、海螺专用码头及扩建工程。正在重点建设集装箱专用码头、扩建   杂货码头二期、循环工业园散货码头,提高冶金材料、矿建材料运输能力,“十一五”期间吞吐能力可达4000万吨。
  芜湖市已完成裕溪口配煤项目工程海螺水泥专用码头、物流码头建设项目。重点建设朱家桥集装箱、西江汽车滚装码头,荻港综合码头,扩建裕溪口煤码头,芜申运河青山河段建设。“十一五”时期吞吐能力可达8000万吨,其中集装箱达30万TEU,汽车滚装达40万辆,水泥4000万吨。
      马鞍山市已建成港口集团7—9号码头,微粉码头,海螺5000吨码头,长江1500吨综合码头。重点扩建6号码头,建设人头矶散货码头、集装箱专用码头,提高钢铁、煤炭、矿建材料运输能力;配套建设小黄洲锚地,适时启动江心洲锚地建设。“十一五”时期吞吐能力可达4000万吨。
  长江航道的整治建设正在进行中。安庆太子矶段,去年12月已实施主礁炸除工程,今年实施黑沙州水道整治。支流航道整治已加大前期准备工作,已开展的项目有芜申运河安徽段整治,青通河、顺安河整治等,计划今年开工。


  3、我省长江黄金水道开发项目已发挥显著效益,促进产业带形成和推动了沿江经济的发展
  (1)水运量、港口吞吐货物量直线上升。铜陵市1997年货物吞吐量仅600万吨,2006年达2400万吨,增加了4倍。芜湖市200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934万吨,比上年增长11.3%,创下芜湖港水运量和货物吞吐量历史最新纪录。马鞍山港近年来吞吐量增长迅猛,2000年港口吞吐量为696万吨,2003年突破1000万吨,2006年猛增到2393万吨,其中集装箱4.8万TEU。
  (2)长江水运的开发和建设,促进了沿江产业带的形成。一方面,沿江城市经济的发展为长江水运提供了充足的货源,推动了航运的迅速增长。马鞍山市航运吞吐量与该市的经济增长关联度为92%,与马钢的快速发展关联度为97%。该港几十年来货运吞吐量一直在200万吨左右徘徊,2006年快速发展到2000万吨,预计2008年再上新台阶,达到3000万吨。另一方面,长江水道的开发利用,也促进了沿江产业带的形成。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我省沿江产业带已逐步形成。马鞍山市的钢铁行业、铜陵的有色金属、芜湖的汽车制造业、安庆的石化产业都已形成并在全国占有一定的优势。铜陵市的有色、化工、建材三大产业已构成了该市临港经济三足鼎立之势。与长江水运最为密切的是海螺的水泥制造业,从安庆到马鞍山都有海螺的水泥专用码头,依托黄金水道运出产品,运进原料,大进大出,推动了海螺水泥产业的迅速发展,2006年仅沿江港口吞吐量就达2000多万吨。
  (3)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了安徽沿江经济的发展,跨江发展、区域经济联动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随着长江大堤的加固和维护,已解决了长江防洪的后顾之忧。与之而兴起的,就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跨江发展、区域联动,已成为沿江各市的广泛共识。特别是经济腹地对港口的需求增长迅猛且高度集中。如马鞍山市港口吞吐能力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目前至少相差2000万吨泊位,急待启动和联合开发建设巢湖郑浦港区;芜湖南岸荻港建设船舶工业园,打造水上“奇瑞”,北岸巢湖也依托长江兴建无为二坝船舶工业园。同时,安庆、芜湖依托长江水道建设现代物流园正积极行动中,组建“芜马组合港”、“安庆池州组合港”已在动议中,一个跨江发展、区域联动发展的喜人态势,正如火如荼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全长6300余公里,干流流经七省二市,是我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干线货物运输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和欧洲的莱茵河,成为世界上内河运输最为繁忙的通航河流。长江水运在流域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沿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保障作用。目前沿江大型企业生产所需80%的铁矿石、72%的原油、83%的电煤是依靠长江水运来保障的;长江水系完成的水运货运量占沿江全社会运量的20%以上,货物周转量占60%。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充分发挥长江航运资源优势,全面提升长江水运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对加快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长江上中下游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Tags: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投诉】【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 
上一篇:安徽省交通厅厅长宋卫平接力仪式.. 下一篇:安徽省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进展情况

相关栏目

最 新

推 荐